智慧垃圾桶,你的洁癖救星!它怎麽隔离厨余、废弃物臭味?

新年新气象,人们往往选在这时卷起袖来大扫除,其中「倒垃圾」或「清厨余」令人望之却步,毕竟得清出平时没空打理、散落各处的垃圾,加上在冰箱里待整年的过期食物,一袋袋黏呼呼,打包时被熏到不能呼吸,分类回收还会沾得满手,恶心又麻烦。

而在智慧家电浪潮下,扫地早就有机器人帮忙,脏碗盘则靠洗碗机坐镇,直到近几年,「垃圾」这个最後环节才开始受到重视。

打包、装袋脏又臭,科技解开家务困局

市调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统计,全球智慧垃圾桶市场2021年为3亿155万美元,预计2026年将成长到5亿6933万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(CAGR)13.48%;但是若跟其他清洁家电相比,如洗碗机市场2025年预估达24亿美元,前者规模小得多。

实际上,传统垃圾桶操作起来更直觉简单,性价比也更高。研调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指出,智慧垃圾桶的使用难度、价格,都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意愿,不过随着都市人口膨胀,人们愈来愈「懒」,将加速垃圾桶智慧化。目前有许多市售产品,已试图用科技解决清理垃圾时最棘手的痛点——臭味、分类、装袋。

来自中国的拓牛Townew,是家用智慧垃圾桶的先锋,於2018年推出「T1智能垃圾桶」,除了自动感应开盖,还首创「自动打包」,两个打包杆把垃圾袋「热塑」密封,就算倒着拿,液体也不会溢出。它还能「自动装袋」,透过吸风器的气压差,自动铺装的新垃圾袋可以贴合桶壁,独特设计夺下2020年CES最佳创新奖。

2022年1月,拓牛再度出击,这次锁定「臭味」,推出设下3道去味关卡的「TT香氛智能垃圾桶」。首先是「锁味夹」,在待机时自动启用,将垃圾袋夹紧封闭,避免气味溢出;第二层是拓牛自研环保垃圾袋,用2倍厚材质锁住异味,加上薰衣草香气缓冲;最後一层「净味碳包」,用椰子壳制作活性碳,能够吸附异味分子。

粉碎厨余与回收,一次搞定分类难题

但提到臭味,最恶名昭彰的还是「厨余」,尤其台湾湿热的天气,废弃食物放不到一天就会发臭。

2021年7月,来自加拿大的Foodcycler厨余大师进入台湾市场,成为全台首款「乾燥厨余机」,透过热烘、研磨 、除臭、乾燥4步骤,将厨余中的水分、油分去除,变成乾燥粉末,减少90%体积。厨余化为粉状後完全不会发臭,也不吸引蚊虫,可以放在家两、三星期再丢弃,或是经过处理做成肥料,滋养家中植物。

代理商安德国际品牌总监李熙正认为,厨余处理还是个蓝海市场,就像洗碗机刚推出时,「没用过会觉得不必要,一试就会认为是必备。」他说,厨余大师开卖至今每月至少售出2000台,看好2022年销量再长5成。

打包跟除臭之余,回收分类也是复杂的环节,英国新创LASSO因此开发「智慧自宅回收桶」,於2021年CES首度亮相,一台洗衣机大小的机器,内建AI演算、近红外线相机、光谱影像侦测,可以辨识投入的物品并自动分类。

目前回收桶可辨识7种材质:塑胶(宝特瓶及2号塑胶)、玻璃(透明、绿、褐)、金属(铝和钢)。吃下垃圾後,会先用高压蒸气清洗,接着进行粉碎,最後依材质装入隔间,储存在机器底部,如果垃圾无法回收,机器还会直接退还出来。LASSO目前锁定美国市场,据悉有46%美国人对分类感到困难,另外42%坦诚不做回收。这项技术将能有效提高回收率,同时降低回收物体积。

生活垃圾的未来:串连环保城市

从自动打包的垃圾桶、厨余烘乾机到智慧回收箱,三样产品除了便利,其实也都能做到「垃圾减量」:拓牛采用无断点垃圾袋,用多少截多少,减少垃圾袋消耗量;厨余大师直接把厨余体积缩减到原本的10%,LASSO也靠着粉碎回收物,减少放置的体积。

可以说智慧垃圾桶各有特色,但「环保」都是共识。世界银行2018年就警告,预计到2050年,全球垃圾量将增加70%,目前许多城市设置的公共智慧垃圾桶,都导入AI侦测、串联App,将家庭的垃圾重量、分类完成度等数据上传云端,若垃圾量有减少,就能换取点数回馈。

这样的趋势,未来或许也将衔接「智慧家居」情境,由逐渐普及化的智慧垃圾桶,完善生活垃圾脱手的最後一哩路,极具科技感的外观、日益进步的便利功能,使得人人都能轻松兼顾环保与整洁环境。

责任编辑:吴佩臻、林美欣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